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。辄:就;咎:怪罪,处分。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。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事往往获罪。出自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成语出处【典故】:
唐朝时期,韩愈学识渊博,被任命监察御史,因反对宦官利用"宫市"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,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,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,他作《进学解》感慨自己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上一篇:故宫酒
下一篇:霍霍巴籽油的功效
相关文章
闺蜜是什么意思
06月23日
奶油胶
300ml
教务管理
鳍
立体角
最新文章
画面感是什么意思
啮合角
鸡算不算鸟类
海鲜乱炖
全球票房排行
匿名聊天
热门文章
直角三角形面积
愚公移山课文
鹅蛋煮多久能煮熟
溧阳扎肝
小葱和蒜苗的区别
踟躇